2024年1月4日 星期四

戶外教育安全指引,校外教學有保障

 (刊載於111330 國語日報13教育版)


20211016日虎豹潭事件震驚全國,這起親子自然體驗活動的嚴重意外,重新引發各界對戶外教育活動安全的關心與重視。
其實,一直以來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相當重視各級學校辦理校外教學與戶外教育的安全,在1021014日即訂頒「臺北市國民小學校外教學實施要點」揭櫫應注意交通工具、活動方式、教學場所、節令氣候、飲食衛生等公共安全,就是要避免校外教學發生意外或減少意外事故的傷害,以確保活動圓滿完成的原則。


選定六項常辦理的戶外活動
然而,這實施要點原則並不夠聚焦,教育局在召開多次戶外教育安全會議後,特別委請本市學校環境教育中心同仁協助編撰「戶外教育安全指引」,希望以更具體的安全指引內容提供各級學校參考,防患於未然避免意外事故發生。編撰團隊在接獲任務後,立即召開編撰會議,檢視本市各級學校辦理各項創新戶外教育的種類項目後,擇定最常辦理的登山、露營、自行車、溯溪、獨木舟及幼兒園戶外活動等六項,進行安全指引編撰。


化繁為簡的安全指引
透過電腦網路搜尋不難發現這些活動的安全需注意事項非常多,教育部近年編製之山野活動安全手冊、戶外風險管理概論、登山活動應注意事項、小學親海參考指引、開放水域運動風險管理評估檢核表等,均提供山野親海水域探涉活動完善的安全規範與知識,但它厚達數十、上百頁,要老師逐頁詳閱卻又過於費時讓人卻步。因此,編撰團隊特別把它精簡成到一個項目只有2頁,把最需要注意或是可以查詢的網頁或APP列出來,讓老師們在最簡短的時間掌握重點,並帶領孩子在行前透過搜尋資料的方式,達到行前安全教育的目的。本指引還特別邀請專家學者審查檢核,它不但是辦理活動的指引,也是學生的學習單。現在,只要以「戶外教育安全指引」關鍵字搜尋,就可以找到參考。


行前周延的活動計畫與檢核
戶外活動中的安全注意事項非常多,通常不是隻字片語可以描述清楚的。學校在辦理戶外教域活動時都會擬定周詳的活動計畫。例如筆者服務之永建國小,教師們最常利用鄰近的仙跡岩進行山野探索活動、運用景美溪自行車步道進行路跑健行活動,甚至在景美溪辦理獨木舟體驗活動,活動前都會考量學生能力、活動路線、天候氣象,在活動前都應對人、事、時、地、物等面向進行安全檢核。要求學生穿著適當衣物、攜帶飲用水、家長陪同參與等,確保活動安全、順利。


風險評估、風險管理及潛在危險
風險評估、風險管理及潛在危險的觀念,是從事戶外教育活動者必須有的,而風險自主管理與責任自負更是從事或選擇戶外活動者應有的觀念與素養。若能對戶外活動的項目潛藏的危險具有意識感,心中有應變作法即可有效避免意外發生。例如,登山活動最常發生的嚴重意外不外乎是迷路、失溫、墜落及蜂螫意外,領隊有效掌握活動隊伍集體行動,參與者應避免落單,攜帶夜間照明器材,通常可有效防範迷途事件;穿著適當衣物並採洋蔥式穿法,適時提醒添加衣物就可避免失溫;通過濕滑路徑時緩慢小心經過,嚴格要求山徑上避免跑跳嬉戲,可避免摔倒滑落意外;領隊人員機警察覺巡邏蜂的出現並採取撤退或繞徑的措施就可避免不必要之蜂螫意外發生,帶隊老師或家長適時的提醒可以避免嚴重意外發生。


斷結風險戶外活動安全有保障
戶外活動潛藏的風險一直都在,意外通常都是這些潛藏的小小因子累加連結導致。以虎豹潭事件為例,如果考量天候因素取消活動、如果活動中能及早撤退、如果撤退時前後有領隊掌握隊伍集體行動、如果過梳子壩越溪時有具經驗的老師或家長帶著、如果···,只要其中一個有做到,也許悲劇就不會發生了。我們記取教訓,戶外活動,每一個人都要有風險評估與管理的能力、意識,「戶外教育安全指引」希望能帶給北市親師生更安全的戶外探索活動美好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