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檔案:臺北樹蛙(Rhacophorus taipeianus Liang & Wang, 1978)是臺灣特有種蛙類。分類上,屬樹蛙科樹蛙屬。體長約3.5~5.5公分,體型上屬中小型蛙類。外觀上,身體背部以綠色為主,但會隨環境變淺或呈深褐綠色,腹部由腹側的黃色逐漸轉淡至腹部白色或淡黃色,是一種具有隨環境變化而轉變身體顏色能力的蛙類。
圖1:臺北樹蛙的腹部呈淡黃色,趾端膨大呈吸盤狀
臺北樹蛙只侷限分部於臺灣島的中北部,是臺灣特有種蛙類,目前已被政府宣告為保育類動物之ㄧ。臺北盆地與附近山區果園、農耕地與產業道路水溝等有溼地或小水池旁,冬日裡常可聽到牠鳴唱求偶的鳴聲,臺灣中南部是看不到牠的。依常理來看,外觀翠綠鮮豔的臺北樹蛙應該是很早就被發現命名的物種,但卻一直到1978(民國67年)年的冬天才被發現,經臺大動物學系的梁潤生與王慶讓二位教授鑑定為新種,在此之前卻被人誤認為體型和外觀都有顯著差異的日本樹蛙,真是奇妙。從外觀來看,臺北樹蛙與莫氏樹蛙較為近似,都是綠色,但是牠腹面白色、股部內側黃色並有一些小黑斑、眼部的虹彩呈黃色,這和莫氏樹蛙的股部內側是橘紅色、眼睛虹彩是紅色,有明顯不同。臺北樹蛙和一般樹蛙一樣擁有共同的特徵-趾端膨大呈吸盤狀,可以輕巧的在樹叢枝葉間攀爬移動(圖1)。平常棲息靠著翠綠色的外形保護,也不會發出鳴聲吸引天敵,巧妙地隱藏棲息在樹林間,不容易被發現。(圖2、圖3)
圖2:臺北樹蛙靠著翠綠色的外形掩蔽,保護色極佳
圖3:隱藏在捲曲枝葉間的臺北樹蛙,若不鳴叫的話很難發現到牠
蛙類是典型的二棲類動物,卵期與幼生期的蝌蚪階段無法離開水域環境。因此,成蛙大部分會選擇離水域不遠的地方,或是比較潮濕的環境中棲息,即便是離開水域,也會在繁殖季節回到水域旁鳴叫求偶繁殖(圖4)。
圖4:回到水域水溝邊假交配的臺北樹蛙圖〈攝影/張淯蒼〉
因此,當我們聽見蛙鳴不斷、看見大量蛙類活動,此刻就是牠們繁殖傳宗接代的季節。然而,大部分的動物都喜歡在氣候溫暖的季節裡繁殖,臺北樹蛙卻是少數選擇寒冷的冬季生殖繁衍的蛙類之ㄧ。臺灣島是屬於夏季多雨而冬季乾旱的氣候,選擇在冬季繁殖的臺北樹蛙似乎與整體的季節氣候環境相互矛盾。不過,細心地探究觀察會發現冬季東北季風盛行,北臺灣總是飄著陰雨綿綿的冬雨,而形成潮濕的環境條件,正好可以提供臺北樹蛙產卵繁殖,這正是臺北樹蛙演化出適應生存環境的典型例子。同時,這也說明了臺灣中南部為何未分佈臺北樹蛙的原因了。臺北樹蛙最奇特的行為之ㄧ,就是雄蛙有築巢的習性。到了秋末東北季風盛行的季節(10月到隔年3月),雄蛙會悄悄地移到低窪有水域的附近,在水邊的草根、石縫或落葉底下挖掘深約2~4公分的圓形小洞,由於上方有落葉雜草覆蓋,掩蔽性極高非常不容易發現(圖5)。
圖5:正在挖巢洞準備鳴叫求偶的臺北樹蛙體色呈深褐綠色〈攝影/張淯蒼〉
然後躲在洞穴內發出長而低沉的「咯~」叫聲以吸引雌蛙,這聲音在冬日的夜裡,聽來還真有淒涼的感覺呢!雌蛙當然就是依此鳴叫聲擇偶,誰的叫聲長而低沉或是富有變化就越能吸引雌蛙。因此,雄蛙的鳴叫聲就由一到二個音節的「咯~」生變化為三到四個音節的「ㄜ、ㄜ、ㄜ…」或在鳴叫尾音中加上短促的「咯、咯、咯」,以增加變化及吸引力,根據學者研究觀察發現,厲害的雄蛙還會發出超過十個音節以上的求偶叫聲。雄蛙們遭遇時,還會發出較為沙啞的「嘎~」叫聲。雄蛙們彼此暗自較勁,真是卯足了勁只為吸引雌蛙前來。另外,研究學者也發現雌蛙偏愛叫聲低沉、較大體型的雄蛙,有些體型嬌小的雄蛙索性乾脆不挖洞鳴叫求偶,竟然投機取巧的偷偷爬進正在交配的雄蛙巢洞中參與配對,造成多隻雄蛙和一隻雌蛙共同交配產卵的有趣現象。
圖6:臺北樹蛙正在交配產卵中,踢打出的卵泡清晰可見〈攝影/張淯蒼〉
臺北樹蛙每次產卵約可產300~400顆蛙卵。交配時,雄蛙會以前肢抱住雌蛙腹部刺激雌蛙排卵,雄蛙排出精液後,雌蛙再踢打混雜隨卵排出的精液、分泌物與空氣產生白色的卵泡,授精的蛙卵就包覆在這潮濕的卵泡之中,而卵泡接觸空氣一段時間後會乾燥硬化得以保持卵泡內部潮濕,形成良好的保護外殼,這卵泡剛好就置於雄蛙挖的巢洞之中(圖6)。蛙卵在卵泡中約經過10天就會孵化,根據學者的研究觀察發現,在卵泡中的蝌蚪甚至可以藉卵黃的養份在此小小的卵泡〝水域〞中存活 40 多天,靜待雨水將卵泡軟化後隨雨水帶入旁邊的水溝、水池、水田等靜水型的淺水域中,繼續蝌蚪的生活階段。
圖7:水蛭也是天敵之一,臺北樹蛙正遭到水蛭的攻擊
臺北樹蛙的生態相當有趣,外觀又可愛頗能吸引學生的注意。但是臺北樹蛙已列為保育類物種,未經核准的捕捉、研究飼養都是違法的,建議若學校附近有臺北樹蛙棲息的教師或學生,在指導學生進行臺北樹蛙的科學研究時,可以從棲地營造與自然觀察紀錄二個方向著手,例如可以根據臺北樹蛙的習性,探究營造怎樣的環境會吸引牠來產卵?雄蛙築巢地點的選擇?(覆蓋物、土質、附近的水域形式…等)、雄蛙所挖的巢洞大小與深度?氣候變化(例如降雨的出現)與成蛙鳴叫求偶的時間探究?求偶活動的強度與降雨量的關係?出現的雄蛙與雌蛙比率?野外蛙卵的孵化時間觀察?水中蝌蚪的生長觀察?蝌蚪的食性與天敵?成蛙的天敵記錄…等(圖7、8、9),這些都是可以在不捕捉、不飼養、不干擾的原則下,非常適合的科學研究內容,提供教師夥伴們指導學生科學研究參考。
圖8:臺北樹蛙的棲地營造實驗觀察
圖9:臺北樹蛙的棲地營造實驗觀察2
〈國立科學教育館科學研習月刊邀稿,原文刊載於98.05科學研習月刊p1~p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